首页

免费原味论坛

时间:2025-05-25 15:41:57 作者:书写岭南风物旧事 散文集《岭南弦歌》出版首发 浏览量:51232

  中新网广州5月24日电 (记者 程景伟)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叶曙明新书《岭南弦歌》分享活动23日在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紫烟阁举行。继广受读者欢迎的《广州传》之后,文化学者、作家叶曙明创作的《岭南弦歌》当天首发。

新书《岭南弦歌》。广东人民出版社 供图

  《岭南弦歌》是一部书写岭南风物旧事的散文集,书中从广州城、广州人的来源写起,钩沉广州的气质、性格、方言,同时还用大量的笔墨书写岭南的音乐、音乐人,岭南的名山胜景、老字号、老宅院,进而讲述20世纪70年代后的广州文化重要刊物和人、事,以及作者本人在出版业的职业经历和文学创作经历、读书心得、生活体会。整本书既有史料的强力支撑,也有文笔的繁花叠缀,文字老辣耐读、引人入胜,生动再现了岭南的风土人情。

  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文化学者、作家顾作义认为,该书书名充满了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豪迈气质。他对这本书有三个体会:首先,这本书是用文学的笔法书写岭南风华的颂歌,将大历史与小叙事交流,是对岭南文化的一次深情回眸和创新书写;其次,这本书是用时代的笔法吟唱出版人的豪迈壮歌,从中看到当时的出版人坚持真理、坚持正义、追求文明进步的风骨、风貌、风范;再次,这本书是用深情的笔法吟唱对文友的无限悲歌。

《岭南弦歌》分享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紫烟阁举行。广东人民出版社 供图

  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王茜介绍称,叶曙明这本新作《岭南弦歌》,不仅是一本岭南文化的通俗读物,更是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回忆,相信这本书将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岭南文化的全新窗口,让更多人领略到岭南文化的魅力。

  据悉,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持续挖掘广州历史文化,在越秀区博物馆打造紫烟阁新型文化空间,策划“在城之央——越秀两千年”老城“三脉”历史展;创新打造《广府梦华录》VR大空间项目,高精度复原广州两千年历史风貌。据了解,越秀区将继续挖掘更多文化内涵,不断探索创新,保护好传承好广州和越秀的历史文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聚焦木材科学与生态保护 中国科技馆举办“美丽中国”主题科普活动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患者和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病毒主要有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细菌有百日咳鲍特菌、引发猩红热的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引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脑膜炎奈瑟菌等,还有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

这个17000公里外的国家,与中国既远又近!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这是有很深考虑的。要做到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应当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相互作用,健全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全党同志做到“三个务必”。一是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二是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切实为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三是完善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约束和责任机制。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中国女排击败塞尔维亚 小组赛三战全胜晋级八强

该通知显示,为给后续的防汛留够足够的调洪库容,经相关部门批准,流溪河水库于当天14时将泄洪流量加大到200m3/s(不含发电流量55m3/s),直到水库水位降到汛限水位以下80厘米(即232.2米)。

7190.6亿元!2023年我国广告业快速增长

不过在肖竹青看来,散花飞天茅台是非常态产品,因为限量所以具备收藏价值。他也透露,散花飞天茅台目前只有部分经销商少量到货,终端稀缺的局面仍将持续。

德国华裔青少年到广西“寻根” 体验壮乡文化魅力

那么,如何正确和孩子沟通?王葵建议,成年人在处理孩子被欺凌的过程中,需要给予被欺凌者百分之百确定的信心,被欺凌不是他的错,错误在于欺凌者。特别避免说出“如果你……,他们怎么会欺负你?”不要责怪孩子之前为什么没有告诉你,不要责怪孩子为什么没有反抗的勇气,这样的语言本身缺乏共情,暗含了被欺凌的孩子需要对欺凌行为负责。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